【消息】汽车零部件仍低附加值需打破技术空心论咸阳
八字五金网 2020-11-25 03:56:45
2012年1-5月,国内汽车产销800.03万辆和802.35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3.2%和1.7%。尽管增速不高,中国仍是无可争议的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。然而,与此“江湖地位”不相匹配的是,中国汽车业的技术空心化状况非但没有改善,反而更加严重。
“201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”显示,百强中仅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这一家中国零部件供应商。
汽车产业界存在共识:没有零部件产业的强大,汽车业的繁荣只能流于表面;缺失技术领先的零部件,主机厂的研发一定会空心化。现在,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令人担忧,存在的问题远大于主机厂,甚至可以说,这已经成为整个汽车产业中最薄弱的环节。
零部件行业普遍存在的弊端有二:首先,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多数规模小,质量意识不高,缺乏竞争力。目前,国内汽配市场停留在发展初期,状况不规范,“三无”产品充斥,假冒伪劣泛滥且诚信度低,这些都制约了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。
另一大问题在于生产能耗高而低附加值产品居多。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大都依赖整车生产厂,处于被动的服务者地位,自主研发的能力相对较弱。虽然在某些中低附加值产品方面具有一定开发能力,但在关键零部件开发上基本属于空白。
现阶段,中国出口的汽车零部件仍以低附加值(即“低含金量”)产品为主,以低廉的价格销往国外以换取销量的增长。结果,各零部件企业的出口价格相互倾轧,导致出口数量虽然在持续增长,效益却并未明显提升,难以真正打开国际市场。
对于零部件企业,有个形象的比喻叫“三明治”,指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主机厂不断转移成本压力,令零部件企业举步维艰。由于利润不断缩水,零部件企业研发和扩充产能的投入不足,与外国对手的差距越来越大。即便如此,国际上针对我国零部件企业的反倾销投诉依然日渐增多,进一步加大了零部件企业的经营风险。
“以最少资金采购质量最好、技术最先进、交货期最短、服务最好的零部件”,是全球化车企遵循的最佳采购原则,也正在被国内主机厂广泛接受。近些年,我国不少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开始大批量采购国外零部件,进一步挤压了我国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空间。
凡此种种,昭示着全面提升中国零部件企业的整体实力已刻不容缓。如果缺乏应对措施,对本土零部件产业不加以积极扶持和正确引导,有可能导致国外零部件大量涌入,使中国沦为单纯的汽车组装基地。
- 博鳌速度仅用45天博鳌机场航站综合楼封顶【39中华】
- 荣事达解惑聚势荣天下大中华招商峰会成功召开【39中华】
- 荣事达给您一个健康的家【39中华】
- 墨西哥决定对中国热轧钢板征临时反倾销税【39中华】
- 中国五金企业经营深度解析及市场发展前景【39中华】
- 荣翘泰五金精彩亮相2014广州建博会【39中华】
- 荣事达爱拼才会赢门店投票PK前五名新鲜出炉【39中华】
- 荣事达简单爱橱柜新品优惠大酬宾【39中华】
- 穗福门窗推拉窗多少钱一平方【求医】
- 轩尼斯门窗国庆大礼来袭巅峰钜惠不容错过【求医】
- 2015年建筑业总产值180757亿增速大幅跳水【39中华】
- 艺术瓷砖定制批发来样找砖佛山哪家生产瓷砖厂质量好【求医】